拉閘限電把水泥拉上漲價快車——價格上漲能否成為水泥結構調整契
發布日期:2010-12-22作者:jtdqgzb點擊量:4362次
做了15年的水泥經銷,山東青島的建材商匡先生頭一次目睹水泥竟也搭上了物價上漲的快車。
“這一輪漲得厲害,不像以往只是二三十元地漲,是成倍地漲,漲瘋了。”就在最近這段時間,匡先生甚至留意到,山東某水泥企業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幾乎每隔一小時漲一次,噸價每次上漲20元至50元不等。
這一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一次次撩撥著公眾敏感的神經,臨近歲末,建筑行業的基礎原材料——水泥,也出人意料地加入價格上漲的行列。近10年來相對穩定的水泥市場價格竟在短時間內被撼動。
一時間,“價高貨緊”成為主導水泥市場的魔咒。在深究水泥價格此番異常波動的主因時,水泥行業如何走出長期以來的產能過剩困局、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如何重塑產業布局,同樣值得關注。
何為漲價推手
“漲價在意料之中,但漲幅之大卻是在意料之外?!鄙綎|某大型水泥企業一銷售人員對本報記者坦言。
上述銷售人員指的“意料之中”,是水泥業不成文的銷售規律,即每年的第四季度一般是量價齊升之際。但驚人的漲幅卻讓不少業內人士大跌眼鏡。
匡先生舉例說,今年國慶節之前,山東某水泥廠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R型號為250元/噸,PO42.5R型號為330元/噸,到目前為止,該廠PO32.5R型號水泥已漲至480元/噸,PO42.5R型號漲至600元/噸。
這并非個案,據記者了解,此輪漲價已波及多地。來自數字水泥網的消息,10月份,長江三角洲地區水泥價格較3個月前上漲了80元/噸,達到370元/噸,而目前價格再度上調,創下了歷史新高540元/噸,上海摸高600元/噸。據工信部統計,截至11月中旬,水泥平均價格已攀升至每噸400元,最高達每噸450元,創20年來新高。
令人咋舌的,還有此番水泥價格的攀升頻率。據媒體報道,在山水集團濟南水泥廠,水泥出廠價在不到一個月內上調了7次,從340元/噸上調至420元/噸,漲幅近25%。
與高價相伴,水泥荒成為困擾許多建筑商、建材商的難題?!白罱乃喾浅>o俏,過去買水泥時經??梢再d欠,現在即使是給廠家現金也拿不到貨,大家都在瘋搶。”匡先生說。
究竟何為此次漲價風波的推手?經記者多方采訪,不少人將最重要原因歸為自7月以來一些省市實施的對高耗能企業的限電措施。
在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看來,拉閘限電措施從根本上改變了水泥市場的供需關系?!白钪档藐P注的是供給的變化,限電措施帶來分區域、分時間段的供給缺口,使釋放出的價格提升空間大大超過了以往?!?
此外,據記者了解,今年的暖冬也使得北方施工期明顯延長。按照慣例,每年11月就進入施工淡季,但不少地區頻現溫暖如春的氣候,非常有利于水泥凝固,進一步釋放了水泥市場的需求。“原材料如煤炭和粉煤灰等價格的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水泥價格的攀升?!眲⒆饕阏f。
多種因素共同拉動,終使水泥價格飆升在2010年的這個冬季成為不容忽視的事實。
“市場價格的理性回歸”
在水泥業界,對此番價格異常波動卻有另一種聲音。
“長期以來,水泥的價值和價格嚴重倒掛,價格偏低,這次漲價其實是水泥市場價格的理性回歸?!睏椙f水泥行業協會秘書長楊萬立說。據記者了解,棗莊因水泥產業集中、水泥產能占到水泥大省山東近1/4,有“水泥窩”之稱。
楊萬立向本報記者介紹,棗莊的水泥市場價格一直穩定在200元/噸左右,今年上半年以來大部分水泥企業呈虧損狀態,而通過這輪漲價,每噸價格平均升至350元左右,這樣虧損企業全年能實現扭虧。
在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看來,水泥價格長期被壓制確是不爭事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向記者作了三方面的比較:“相比于國際市場,水泥價格為每噸80美元~100美元,而國內市場均價只有40美元~50美元;相比于國內水泥行業利潤期最好的1993年,當時高達13%,而這幾年的利潤率只有7%;相比于水泥的上游產業煤炭,近十年價格增長2~3倍,下游產業房地產更是翻了幾番,而十年間水泥價格只增長了10%~20%。”
而國內水泥之所以長期低價,劉作毅認為,這同水泥行業技術結構和組織結構的調整不無關系。
“10年前,當時我國水泥行業主要以落后產能為主,采用的是立窯工藝,效率低、污染重。‘十一五’是我國對水泥行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各地開始采用新型干法逐步取代立窯生產,但當時為了盡快淘汰立窯,采用成本較高的新技術、新裝備生產的水泥,卻以跟立窯水泥差不多的價格出售,由此水泥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
不過,此次價格驚人的漲幅卻讓不少業內人士在欣喜之余坦言,“步子走得更遠了些”。
與此相應,地方政府調控水泥價格的政策頻出。11月,海南省出臺政策對水泥價格進行臨時調控干預,通知規定對水泥生產企業水泥出廠價格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同時對水泥經銷環節實行差價率控制。
福建省從12月1日起,對全省轄區內的水泥價格實施干預措施,省內所有水泥廠生產的水泥出廠價格不得高于本廠2010年11月上旬的加權平均出廠價格水平。另外,在省內銷售的所有水泥經營者,同城銷售僅限一道批發環節,各經營者的進銷差率不得超過5%(不含運雜費)。福建省物價局還要求各地物價部門加強對水泥價格及成本的監測。
關于來年的價格走向,許多業界人士認為隨著拉閘限電舉措的結束,水泥價格回調是肯定的,但價格會回落到怎樣的程度尚不好預測。
產能過剩的危機與啟示
作為高能耗行業,拉閘限電的舉措無疑讓水泥企業在這個冬天經歷了一場嚴峻的考驗,然而不同的企業卻命運迥異。
“這次戰役中‘倒下’的大多是一些工藝落后的中小水泥企業,而那些擁有先進工藝的龍頭企業卻在收獲利潤的同時也鞏固了市場?!眲⒆饕阆虮緢笥浾邚娬{。
劉作毅介紹,限電使水泥市場的供給結構發生變化。“過去的新型干法企業向小粉磨站提供熟料,小企業買入新型干法企業的熟料生產水泥,又反過來沖擊新型干法企業的水泥市場。而限電使大企業一方面減少了熟料庫存壓力,增加了水泥提價的底氣,另一方面大幅減少熟料外銷甚至不銷,切斷了對小粉磨站的供給,市場上基本上形成大企業共同維護市場的格局,加強了對終端市場的維護,并直接反映到水泥價格。大企業對市場的健康成長、市場的維護有了逐步的認識與共識,沒有這個前提,是不會有今年的價格的?!?
上述山東某大型水泥企業銷售人員認為,限電舉措對水泥價格上漲的影響畢竟是暫時的,而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背景則起著長期的、更為關鍵的拉動作用。2010年8月,工信部公布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要求這些企業的落后產能必須在今年9月底前關閉,其中包括762家水泥企業。
更多業內人士則將此次價格上漲視作水泥產業淘汰落后產能的一次難得的契機。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國內水泥業長期背負著產能過剩的“黑鍋”。多部委于2009年9月出臺的《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2008年我國水泥產能18.7億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11億噸,特種水泥與粉磨站產能2.7億噸,落后產能約5億噸,當年水泥產量14億噸。目前在建水泥生產線418條,產能6.2億噸,另外還有已核準尚未開工的生產線147條,產能2.1億噸。這些產能全部建成后,水泥產能將達到27億噸,市場需求僅為16億噸,產能將嚴重過剩。
而一旦產能嚴重過剩,整個行業遭致的惡果難以想象。在水泥業界,“浙江現象”常被反復提及、引人深思。浙江曾于2002年起在全國率先投資建設新型干法生產線,并帶動了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的發展。兩年后,由于過度投資建設新水泥生產線,使產能大大過剩,出現了眾所周知的“浙江現象”。過度投資所引發的后果十分嚴重,伴隨著生產能力嚴重過剩,企業無序競爭劇烈,加上電煤及原材料價格上漲,致使生產成本劇增,行業利潤排名滑至全國下游。
目前,抑制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引導水泥業健康發展尤為緊迫。鼓勵優勢企業并購重組落后企業,推動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已成為業界共識。
 
“這一輪漲得厲害,不像以往只是二三十元地漲,是成倍地漲,漲瘋了。”就在最近這段時間,匡先生甚至留意到,山東某水泥企業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幾乎每隔一小時漲一次,噸價每次上漲20元至50元不等。
這一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一次次撩撥著公眾敏感的神經,臨近歲末,建筑行業的基礎原材料——水泥,也出人意料地加入價格上漲的行列。近10年來相對穩定的水泥市場價格竟在短時間內被撼動。
一時間,“價高貨緊”成為主導水泥市場的魔咒。在深究水泥價格此番異常波動的主因時,水泥行業如何走出長期以來的產能過剩困局、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如何重塑產業布局,同樣值得關注。
何為漲價推手
“漲價在意料之中,但漲幅之大卻是在意料之外?!鄙綎|某大型水泥企業一銷售人員對本報記者坦言。
上述銷售人員指的“意料之中”,是水泥業不成文的銷售規律,即每年的第四季度一般是量價齊升之際。但驚人的漲幅卻讓不少業內人士大跌眼鏡。
匡先生舉例說,今年國慶節之前,山東某水泥廠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R型號為250元/噸,PO42.5R型號為330元/噸,到目前為止,該廠PO32.5R型號水泥已漲至480元/噸,PO42.5R型號漲至600元/噸。
這并非個案,據記者了解,此輪漲價已波及多地。來自數字水泥網的消息,10月份,長江三角洲地區水泥價格較3個月前上漲了80元/噸,達到370元/噸,而目前價格再度上調,創下了歷史新高540元/噸,上海摸高600元/噸。據工信部統計,截至11月中旬,水泥平均價格已攀升至每噸400元,最高達每噸450元,創20年來新高。
令人咋舌的,還有此番水泥價格的攀升頻率。據媒體報道,在山水集團濟南水泥廠,水泥出廠價在不到一個月內上調了7次,從340元/噸上調至420元/噸,漲幅近25%。
與高價相伴,水泥荒成為困擾許多建筑商、建材商的難題?!白罱乃喾浅>o俏,過去買水泥時經??梢再d欠,現在即使是給廠家現金也拿不到貨,大家都在瘋搶。”匡先生說。
究竟何為此次漲價風波的推手?經記者多方采訪,不少人將最重要原因歸為自7月以來一些省市實施的對高耗能企業的限電措施。
在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看來,拉閘限電措施從根本上改變了水泥市場的供需關系?!白钪档藐P注的是供給的變化,限電措施帶來分區域、分時間段的供給缺口,使釋放出的價格提升空間大大超過了以往?!?
此外,據記者了解,今年的暖冬也使得北方施工期明顯延長。按照慣例,每年11月就進入施工淡季,但不少地區頻現溫暖如春的氣候,非常有利于水泥凝固,進一步釋放了水泥市場的需求。“原材料如煤炭和粉煤灰等價格的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水泥價格的攀升?!眲⒆饕阏f。
多種因素共同拉動,終使水泥價格飆升在2010年的這個冬季成為不容忽視的事實。
“市場價格的理性回歸”
在水泥業界,對此番價格異常波動卻有另一種聲音。
“長期以來,水泥的價值和價格嚴重倒掛,價格偏低,這次漲價其實是水泥市場價格的理性回歸?!睏椙f水泥行業協會秘書長楊萬立說。據記者了解,棗莊因水泥產業集中、水泥產能占到水泥大省山東近1/4,有“水泥窩”之稱。
楊萬立向本報記者介紹,棗莊的水泥市場價格一直穩定在200元/噸左右,今年上半年以來大部分水泥企業呈虧損狀態,而通過這輪漲價,每噸價格平均升至350元左右,這樣虧損企業全年能實現扭虧。
在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看來,水泥價格長期被壓制確是不爭事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向記者作了三方面的比較:“相比于國際市場,水泥價格為每噸80美元~100美元,而國內市場均價只有40美元~50美元;相比于國內水泥行業利潤期最好的1993年,當時高達13%,而這幾年的利潤率只有7%;相比于水泥的上游產業煤炭,近十年價格增長2~3倍,下游產業房地產更是翻了幾番,而十年間水泥價格只增長了10%~20%。”
而國內水泥之所以長期低價,劉作毅認為,這同水泥行業技術結構和組織結構的調整不無關系。
“10年前,當時我國水泥行業主要以落后產能為主,采用的是立窯工藝,效率低、污染重。‘十一五’是我國對水泥行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各地開始采用新型干法逐步取代立窯生產,但當時為了盡快淘汰立窯,采用成本較高的新技術、新裝備生產的水泥,卻以跟立窯水泥差不多的價格出售,由此水泥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
不過,此次價格驚人的漲幅卻讓不少業內人士在欣喜之余坦言,“步子走得更遠了些”。
與此相應,地方政府調控水泥價格的政策頻出。11月,海南省出臺政策對水泥價格進行臨時調控干預,通知規定對水泥生產企業水泥出廠價格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同時對水泥經銷環節實行差價率控制。
福建省從12月1日起,對全省轄區內的水泥價格實施干預措施,省內所有水泥廠生產的水泥出廠價格不得高于本廠2010年11月上旬的加權平均出廠價格水平。另外,在省內銷售的所有水泥經營者,同城銷售僅限一道批發環節,各經營者的進銷差率不得超過5%(不含運雜費)。福建省物價局還要求各地物價部門加強對水泥價格及成本的監測。
關于來年的價格走向,許多業界人士認為隨著拉閘限電舉措的結束,水泥價格回調是肯定的,但價格會回落到怎樣的程度尚不好預測。
產能過剩的危機與啟示
作為高能耗行業,拉閘限電的舉措無疑讓水泥企業在這個冬天經歷了一場嚴峻的考驗,然而不同的企業卻命運迥異。
“這次戰役中‘倒下’的大多是一些工藝落后的中小水泥企業,而那些擁有先進工藝的龍頭企業卻在收獲利潤的同時也鞏固了市場?!眲⒆饕阆虮緢笥浾邚娬{。
劉作毅介紹,限電使水泥市場的供給結構發生變化。“過去的新型干法企業向小粉磨站提供熟料,小企業買入新型干法企業的熟料生產水泥,又反過來沖擊新型干法企業的水泥市場。而限電使大企業一方面減少了熟料庫存壓力,增加了水泥提價的底氣,另一方面大幅減少熟料外銷甚至不銷,切斷了對小粉磨站的供給,市場上基本上形成大企業共同維護市場的格局,加強了對終端市場的維護,并直接反映到水泥價格。大企業對市場的健康成長、市場的維護有了逐步的認識與共識,沒有這個前提,是不會有今年的價格的?!?
上述山東某大型水泥企業銷售人員認為,限電舉措對水泥價格上漲的影響畢竟是暫時的,而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背景則起著長期的、更為關鍵的拉動作用。2010年8月,工信部公布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要求這些企業的落后產能必須在今年9月底前關閉,其中包括762家水泥企業。
更多業內人士則將此次價格上漲視作水泥產業淘汰落后產能的一次難得的契機。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國內水泥業長期背負著產能過剩的“黑鍋”。多部委于2009年9月出臺的《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2008年我國水泥產能18.7億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11億噸,特種水泥與粉磨站產能2.7億噸,落后產能約5億噸,當年水泥產量14億噸。目前在建水泥生產線418條,產能6.2億噸,另外還有已核準尚未開工的生產線147條,產能2.1億噸。這些產能全部建成后,水泥產能將達到27億噸,市場需求僅為16億噸,產能將嚴重過剩。
而一旦產能嚴重過剩,整個行業遭致的惡果難以想象。在水泥業界,“浙江現象”常被反復提及、引人深思。浙江曾于2002年起在全國率先投資建設新型干法生產線,并帶動了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的發展。兩年后,由于過度投資建設新水泥生產線,使產能大大過剩,出現了眾所周知的“浙江現象”。過度投資所引發的后果十分嚴重,伴隨著生產能力嚴重過剩,企業無序競爭劇烈,加上電煤及原材料價格上漲,致使生產成本劇增,行業利潤排名滑至全國下游。
目前,抑制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引導水泥業健康發展尤為緊迫。鼓勵優勢企業并購重組落后企業,推動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已成為業界共識。